《光明日報》聚焦福州科技創新發展
2023-11-08 16:22:48 來源:福州晚報科技突破不斷涌現、科技成果加速轉化……
《光明日報》聚焦福州科技創新發展
3日,《光明日報》5版整版刊登了題為《扎實創新 馳而不息——福建福州堅持以創新引領未來的實踐和啟示》的報道。文章從科創走廊優化創新空間布局、創新沃土培育創新人才、以市場機制推進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,探尋福州以創新謀未來的經驗和啟示。
福州科技突破不斷涌現
在臺江區,光儲充檢一體化的新型充電站,帶給新能源汽車車主“充電像加油一樣快”的體驗;在中國東南(福建)科學城閩都創新實驗室,院士團隊推出全球首款千瓦級KCOB光源模組,以綠光陶瓷LED取代綠色激光光源……
福州創新大潮奔涌,科技突破不斷涌現。10月28日,福州榮獲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(上海獎),這離不開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。
科創走廊優化創新空間布局
截至目前,福州科創走廊已建成載體面積433萬平方米,形成特色鮮明的“一城四區,十片多點”的空間格局,串起了西起中國東南(福建)科學城、東至晉安湖“三創”園的成片區域。
福州市科技局局長任義文表示,科創走廊通過整合低效利用的土地和建筑空間,匯聚產業、平臺、人才等要素,盤活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產業園區、企業等科創資源,構建起融通、特色、高效的創新載體,增強了城市創新內生動力。
創新沃土培育創新人才
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。福州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,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培育高層次人才。
近年來,福州發揮“榕創嘉年華”“好年華 聚福州”等引才聚智品牌效應,依托福州市創新創業大賽,為科技前沿項目搭建了一個投融資對接、孵化培育平臺,引導優秀參賽企業和創新人才入駐福州。
福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王博斌表示,福州將不斷優平臺、聚人才、活機制,營造愛才惜才濃厚氛圍,統籌原始創新人才、創新創業人才、高端外國專家、全社會研發人員、鄉村振興人才等5支科技人才隊伍建設,為創新鏈、產業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提供更強支撐。
以市場機制推進創新成果轉化
科技創新成果如何轉化為生產力?福州把創新成果交給市場,以市場為導向,促進產學研相結合。
福州持續優化成果轉移轉化機制,發揮各類科技成果的社會效益。同時,不斷優化科技創新平臺組織模式,深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“一網一廳”平臺建設,持續開展“成果轉化直通車”進高校院所推介活動,推動轉化服務輻射閩東北。2018年至2022年,福州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302.57億元,共有省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62家,占全省的48.2%。
福州市“成果轉化直通車”目前已開進福州大學、福建師范大學、閩江學院等高校。其中,由福耀集團、廈門大學、福建理工大學共同完成的“復合功能化車載玻璃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”成果,突破了國外技術壟斷,實現了產業化應用,2020年獲得福建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。(記者 梁凱鴻)